第432章 大宋一定要殖民和扩张(2 / 3)

目前赵与芮划定为殖民地的有三个地方,辽东的海叁城北和东一带。

大员算一个,汉州算一个。

这三个地方以前没人愿意去当官的,现在都是挤破脑袋想去。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前方宋军和蒙军还在到处打仗,不时会有各种消息往回传,每过几天,赵与芮就能看到一波军情。

目前总体都是向好的,装备了燧发枪和汽油弹的宋军,只要野战不浪,确实可以无敌于这个世界,巅峰蒙古也没有用。

按赵与芮的战略,宋军自宁夏出兵,破黑水城后,进入漠北,然后灭了哈剌合林和谦州两个蒙军工匠和后勤基地,驻军在哈剌合林和谦州之后,就等于把蒙古一分为二。

西征的蒙军和拔都,窝阔台,察合台的领地都在宋军以西。

拖雷的领地,铁木真三个弟弟的领地加合汗窝阔台的蒙军都在宋军以东。

到时宋军不管先打哪边都可以。

拔都回来先打拔都。

拔都没回,先打窝阔台。

甚至按宋军现在的实力,连着拔都和窝阔台一起打都可以。

随着雷贡火帽的出现,燧发枪击发速度再次提升,威力更堪,赵与芮也越来越不把蒙军放在眼里了。

九月初,工匠局来请皇帝观看他们经过数年时间研发出来的蒸汽提水机。

现场有个木头模型,工匠们按照皇帝的口述绘画后,经过无数次试验更改才最终定型。

单独的是蒸汽锅炉,这个不用解释,很好理解,也没技术难度。

然后是汽缸,底座,活塞,飞轮,曲柄连杆,阀门,调速机构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汽缺。

汽缺还有单门多门单作用双作用等各种不同类型。

工匠们目前造的是最简单的。

汽缸的一端是活塞,一端是封闭的。

工匠们先用木制的演示了一番给赵与芮看,赵与芮看过后相当满意,基本有点后世蒸汽机的模样了。

实际作用还得看看。

工匠们先做了最简单的提水机。

为什么要做提水机呢?

因为古代矿场遇到下雨天时,大部份都不好工作,每年如果有三分之一,或一半雨季时,就得休息一半。

而赵与芮登基后,全国的矿场基本都是收为国有的,算国企,国家养着。

但这么动不动休息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还得继续发工钱。

如果有自动提水机就不一样了,下雨天还能继续干。

提水机就是排水机。

先将一个蛋形容器充满蒸汽,然后关闭进汽阀,在容器外喷淋冷水使容器内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打开进水阀,矿井底的水受大气压力作用经进水管吸入容器中;关闭进水阀,重开进汽阀,靠蒸汽压力将容器中的水经排水阀压出。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满蒸汽时,关闭进汽阀和排水阀,重新喷水使蒸汽冷凝。如此反复循环,用两个蛋形容器交替工作,可连续排水。

这个自动排水机原本要到1698年才发明,现在在赵与芮的努力下,提前四百多年出现了。

它的实用性其实不强,赵与芮也没打算在矿井里全面推广。

因为本身下雨天作业就难,没理由让工人们顶着雨天继续干是吧。

但蒸汽提水机的发明,代表着距离真正的蒸汽机就越来越近了。

大宋的这个蒸汽提水机还是有很多缺点,特别是封密性不够,活塞不畅通。

赵与芮一下看出重点,工匠们密封用的是钢铁片,和钢塞环,这得换成铜才行。

蒸汽机最好用铜活塞环,铜垫。

“蒸汽提水机是没什么问题,但想造大型的蒸汽机,还得加两样东西。”赵与芮这时又开始科普了。

“一是安全阀,因为蒸汽锅炉超压后,容易爆炸,原理就是利用杠杆或弹簧压着排气口,锅炉压力一旦大了,它会自动顶开排出蒸汽。”

这个在当年汽轮球的时候工匠们就已经明白,蒸汽能产生压力,可以把球顶起来。

赵与芮这么一解释,大伙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还有一个是压力表,可以随时观察锅炉和蒸汽机内压力的情况,压力高了可以提前手动排,压力低了,可以加压。”

“压力表有液柱式和机械式,咱们用机械式。”

液柱式需要高强度的玻璃,机械式在这个时代反而简单。

经过赵与芮这次进一步的提点,大宋距离蒸汽机也越来越近。

从工匠局出来时,赵与芮脑子里想到最近这几年兵部上来的奏折。

大宋现在兵马出征,经常带着大量的马车,而且赵与芮喜欢打造四轮马车,这种四轮马车,体积大,载重多,战时横过来,就能成为一道天然的城墙,好处诸多。

但缺点同样惊人,每辆马车至少得两匹,甚至三匹四匹的马骡轮换着拉,遇到难走的和上坡路还得有人推。

毕竟这个时代的路太难走了,这让宋军带着马车时的行军速度就不够快,而且车轮很容易坏。

赵与芮一直想在车轮上装橡胶轮胎,橡胶和石油一样,可是工业的标准产业。

元贞初年,赵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