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一县之主(2 / 4)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3415 字 4个月前

但他不急,就站在那晒着太阳,感到身上渐渐有了暖意。

对于百姓的回答,他有预料中的答案,上任时路过潼关他就有答案了。

那些黝黑的渔民,在大风雨里也要不顾一切地下河,他们是更惧怕黄河,还是更惧怕税赋。

当时薛白离开潼关,回过头看着那壮丽的河山,心里一直在想着一句话,他没有念出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此后的所作所为便是以此为基础。

“俺怕多收庸租调……”

“县尉审吧,不怕山贼……”

人群中有人开始喊话,之后声音渐渐整齐,济民社农人们举起了他们的锄头,增加威势。

声势浩大。

薛白回过头,以居高临下的目光淡淡扫了吕令皓一眼,略过他,看向了令狐滔。

他一言不发,却像是在问:“你带着河南府卫兵、金吾卫,镇压得了这些民意吗?”

两人就这样对视着,选择像是交在了令狐滔手里,由他来决定接下来局势的发展。

“不好了!”

“少尹,不好了,山贼洗劫了城外兴福寺的庄园,高僧们……高僧们……全都被杀了。”

“他们人呢?”

“不知去了何处……”

场面再次嘈杂起来,这次慌乱起来的却不是那些百姓,而是所有的世绅们,他们目露惊恐,脸色大变,纷纷交头接耳地说话。

世上的事常常很公平,同样的选择现在交到了他们手里,是以平贼为重驱退百姓,还是继续审隐田匿户之事?

拼命还是顺从?

若所有世绅能够齐心协力,把各家的部曲集中在一起,听从令狐滔调令,当然可以赢。

心理上也很简单,摒弃掉既得利益者的软弱特点就可以。

但非常可惜,很快就有人心虚了。

郑辩把家中最可靠的一批家丁带了出来,他无法不担心那些山贼杀到他城外的庄田当中,杀了他的儿孙,糟蹋了他宝库里那些珍宝,以及他蓄养的美妾们。

那他该选择交出一些隐田,还是和己方分寸大乱的世绅们齐心协力,以武力对抗?

“县尉。”

郭涣几次看向薛白都没得到反应,已经有些焦急了,

“隐田匿户之事,小老儿或可出力一二……让县尉满意。”

他这句话中间有个小小的停顿,最后在恐惧的驱动下,作了决定。

于他而言,这是在挽救他的族人。

虽然在他遇难时,他的族人首先选择的是放弃他,但他一辈子都在这家族经营,已无法轻易割舍掉这些付出了。

他到老了明白一个道理,人若遇难,寻找他曾帮助过的人,对方未必会报恩;反而是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很可能还愿意再次伸手……对于家族,他成了后者。

对于薛白,在偃师县,要想理顺田亩、人口、赋税之事,郭涣非常重要,对县事的了解比吕令皓还要深得多。

他能够最快速准确地清丈出结果,还能安抚住世绅大户们的情绪。有他在,后续的繁琐工作至少顺利六成。

但薛白却未必肯再给他一个机会,站在那审视着他。

郭涣知道自己背叛过薛白一次,心中愈发苦涩,努力地用目光表示忠诚。

像一只无家可归的老狗。

最后,薛白没给任何回应,向杜妗看了一眼,以眼神做了短暂的交流,杜妗遂离开了片刻,去做了安排。

他们心有灵犀,外人根本看不出什么来。郭涣只看到薛白转头使眼色,不知结果,心中更加惴惴,无比煎熬。

不论如何,郭涣这一出面,顿时给世绅的士气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人一旦软弱,就会觉得只需要退了这一步,很多事就能够解决……

“薛白。”

令狐滔终于开口,起身道:“带老夫到尉廨看看。”

他的意思是单独与薛白谈。

同时,他也展现出了诚意与魄力,抬手止住要跟上的卫兵,独自一人先走向尉廨。

吕令皓见状,连忙示意护卫过去保护,反而被令狐滔叱骂了一句。

“出丑还不够吗?一方县令,毫无担当!”

一句话,使得吕令皓威望尽失,他却还得停下脚步,面露羞愧。

令狐滔骂吕令皓是当众骂,骂薛白却是进了尉廨之后才骂,还是在门被关上之后。

“看看,你把那些百姓纵容成什么样子了?!”

这已是一种表态。

相比在河南府的利益,令狐滔在偃师的利益很小。

连请他来的高尚都逃了,利益相关的世绅都先退缩了,他何必再为他们冒太大的风险?

镇压下去虽然更解气,为官者终究是讲利益的。

薛白却不领情,道:“为何不说是官绅把他们逼成这样?”

“不说是谁逼的。”令狐滔道:“均田至此地步,岂是宋之悌之罪?他死得何其无辜?”

“谁不无辜?”薛白道:“既然都无辜,那就看我们为官一任,在乎的是谁了。”

这不是与上官说话的态度,但两人对话很直接,进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