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扎扎实实两筐(1 / 2)

宋檀记事 荆棘之歌 897 字 1个月前

宋檀迅速站了起来:

「行,咱们看看是谁家的地,我跟人说一声。」

也就巧了,这块荒田恰恰是莲花婶儿家的。

「你是说山脚下那块?」莲花婶儿想了想——那田都多少年没种了。

她男人不在,儿女也不在,还有个瘫痪婆婆,哪里还有时间去伺候那地?能种点菜就算不错了。

这会儿大手一挥:「随便怎么折腾都行!」

说完还有点不好意思:

「我本来想问问,檀檀你今年包地的时候要不要包那块儿……」

她那块儿地虽然在山脚,可中间又隔了一片地方,跟宋檀包下的地段并不连在一起,也就没好意思问。

宋檀哈哈笑了起来:「不着急,万一明年有机会,我肯定包!」

她说着,又迅速的拎起筐子:「王师傅,走吧,我们现在就去摘紫苏。」

角落里,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张燕平无声松了口气。

……

九点多钟的大太阳真的有点晒人。

王小顺戴着草帽汗流浃背,一边小心的瞅了瞅宋檀:

「那个……紫苏也跑不了,要不晚上再来摘?」

然而宋檀到田里看看,发现还真挺多的——这田不大,大概两三分左右。可这紫苏东一处西一处的,零零星星竟也占了大半块田。

这要是做一回酱,那都够工人一年吃的了!

宋檀狂喜。

这要不抓点紧,回头钱师傅跟王小顺走了,平白少俩劳动力,那可不行的!

她于是笑得万分体贴又和气:「没事的王师傅,咱今天不摘多,就先摘两筐子,回去先熬一锅就行。」

紫苏叶子采摘并不费事,只需要挑杆子上方的那些嫩叶就好了,摘起来确实很快。

王小顺这么一想,两筐也确实不多,谁让人家宋老板这么大方呢?

此刻拎起筐子:「行,咱这就先摘两筐吧。」

两人站在草地中,手指「哆哆哆」的拽着紫苏的叶子,动作麻利又均匀。

很快,王小顺就看到宋檀的筐子满了。

再看看自己——只有三分之一筐,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啊?

但真的好热,既然只剩大半筐了。他们俩摘起来会更快了!

他瞬间又加快速度。

然而过了一会儿,自己这筐还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摘……不对啊!

他又抬起头,却发现宋檀的一筐子,如今变成大半筐了。

而她迅速摘了一把紫苏叶后,手掌直接往筐子里一压,这才把叶子放上去。

王小顺:……

等到十点钟,两个筐子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压了又压了。拎起来沉甸甸的,抬腿都不容易。

王小顺还有点沉默。

因为他只摘了虚虚一筐,剩下的压了又压又填满,全都是宋檀干的。

想到这里,他眼中不禁流露出敬佩:

「还是你们天天在地里干活的,动作麻利又快……我差远了。」

宋檀但笑不语。

扭头她又看了看刚摘过秃了一截的紫苏杆子,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小顺哥,这些紫苏还会再长吗?」

「肯定会长。」

王小顺脱口而出,顺带还教着宋檀:

「我师傅以前教这个的时候跟我讲过,时光荏冉,这个荏说的就是紫苏,这词儿这么搭配,意思就是紫苏很好长,长得还快!」

他随口道:「不过也就8月份这两天了。等到9月份,它这边都该抽花长籽了

。一旦抽穗,它的叶子就只能药用,没法再吃了。」

什么?它还能药用?

宋檀扭过头来,顿时眼神火热。

这紫绿交加的植物,合该姓宋啊!

而且这可都8月底了!

宋檀在心里一琢磨,回家就跟乌兰商量:「妈,你问问张婶他们还有空没?」

「有空的话,今天下午去莲花婶地里,把紫苏都给摘了,两边师傅一同做酱。」

本来想着细水长流慢慢干,可既然时间那么紧,还是先干了吧!

等今晚摘了之后,她夜里再去喂点灵气,稍勤快点,说不定9月初还能再来一茬儿好滋味的,自家留着做紫苏酱!

再不行,当做药用的卖给小郭医生那也不亏!

宋檀拿出小本本,郑重的又记上明年要种的植物。

王小顺却不知他们的积极主动换来了什么。

这会儿从三轮车上下来,只兴奋的拎着两个筐子来到厨房:「师傅,你瞧这紫苏叶子,嫩着呢!中午做包饭肯定也好吃。」

「那还是算了。」

钱师傅是很懂人与人的口味差异的。有些人吃不惯,他真就一点吃不惯,跟好不好吃没有关系。

比如宋檀家的香菜,喜欢的人都要哄抢,不喜欢的人那是一根也不买。

这会儿瞅了瞅王小顺艰难提着的两筐叶子,他没当回事儿:「你看你,咋还提不动啊?赶紧的,找俩大盆,拿盐水先泡泡,省得上头有虫子什么的。」

王小顺任劳任怨,也没吭声。

然而等他一把一把的将筐子里的紫苏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