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大伯一家要来(1 / 2)

宋檀记事 荆棘之歌 1082 字 1个月前

这是村里的老规矩了,家里若有后辈子孙在,清明前总是要抽空上个坟的。

不过到孙子辈儿就可有可无了,他们是陪着爷爷宋有德。

老宋家的坟,就在大伯所分的那处荒山上。

离的稍微有点远,得绕过后山,再往前走个一二十分钟才到。

没办法,当初分的时候就分了那一片。

但虽然远了点,可陈大伯作为长子,那一处的山地加田地足足有五十亩,是远胜宋檀家许多的。

如今也都还是茶山荒地的,没人管了。

但宋三成也心满意足——老规矩家底多给老大嘛,他能有啥意见,自家离得近还方便呢!

他说着还有点遗憾:“你说早说回来多好,咱明天还能去田里割点紫云英叫你大伯大姑他们都带走。”

如今都在翻地了,明天肯定都埋土里去了。

宋檀微笑起来了,心想这可真是不巧啊!

她也不多说什么,只嘱咐一句:

“爸,茶叶蜂蜜都不能送啊,咱还欠着钱呢。”

一说这话,宋三成首先压力就上来了。

“那不能,多贵啊,我都不舍得喝的。”

宋檀又加一句:“那明天茶叶别喝咱们今年的好茶啊,不然万一大伯说喝着好,你是说价格还是不说呢?”

说了,一来人家也不信。二来又怕露了财。

不说呢,你这支支吾吾的,自家茶叶都舍不得,说出去不像话啊!

蜂蜜同理。

宋三成是实诚,也不是傻,这会儿就一脸纠结:“真不给喝啊?我还琢磨着……”

他能琢磨什么呢?大老爷们儿就好个面儿,想炫耀呗!

这会儿想明白了,只能又一次叹气:“怎么偏就赶上紫云英没了才回来呢!往年三月底就回来了!”

能为什么?

大伯母毛丽和儿媳妇孙燕燕赌气呗!

自打上回大伯母跟宋檀在菜市场闹了个不欢而散后,她心里就越想越憋气,回去就跟孙燕燕说了这二十块钱一斤紫云英的事。

孙燕燕首先也是不信。

可晚上宋子怡在屋里又哭又闹,要吃乔乔哥哥送来的菜后,她还是琢磨着:

“妈,我看小叔今年的菜,搞不好真是这个价!”

“你想啊,啥菜能有这么好的滋味呢?现在人多舍得吃啊!”

可要是二十块钱一斤,这紫云英田间地头长的,也不要本钱,那还不得赚飞了呀?

婆媳俩约了个时间,一大早去菜市场等着,等到快中午了,才见到那辆破皮卡停在路边。

然后不到半小时,那菜就被一扫而空,好些个人家,跟钱都不是钱一样,十斤八斤的往回买。

婆媳俩站在那数一数,就那半小时的时间,卖出去的都有一两百斤了!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两三千到手了,这赚钱跟割草似的,怎么就这么简单呢!

婆媳俩谁也没说话。

回家了就嘀咕起来:“怪不得檀檀上回这么硬气呢,原来是家里发财了。”

“……偷偷摸摸的腰杆子硬了,好心当做驴肝肺了……”

宋大伯听他们嘀嘀咕咕说完菜市场的盛况,这会儿也不能信:

“真二十块钱一斤啊?我以为乔乔上回说傻话呢。”

“那可不,”孙燕燕坐在一旁嗑瓜子:

“爸,你就是对家里人太实诚了。你看我小叔,这田地里的野菜,他都能这么黑心的赚钱。往咱家送个三五斤的还觉得特大方,叫咱们承情呢。”

“胡说什么!”宋大伯不想跟儿媳妇多说,就问着毛丽:“你真看到了,是那个价吗?”

大伯母白眼一翻:“说了多少遍了,那能看错吗?我去买,一时没想出来是这个价,给的钱少了,她还嘲讽我一顿呢。”

“真是,就他们在农村里挣那点钱,说出去还藏着掖着,怕我们眼馋还是怎么着,谁家没地呀?”

宋大伯坐在那里,脸色也不好看了。

因此,月底大姑宋红梅打电话问啥时候回老家时,夫妻俩就支呜着先推脱:

“这段时间店里有点忙,过两天吧……”

这一拖二拖的,眼看清明都要过去了,这可不能拖到清明后啊!

这才匆匆忙定下日子来。

大姑宋红梅今天上午没出摊,心里心疼的跟什么似的,又在家里左看右看,最后才忍痛拎了壶油,又割了刀肉。

夫妻俩这才坐着公交来到宋大伯门口。

没别的意思,就是蹭个车一块回去。

碰巧见他们一家人正张罗着往车上搬东西。

儿子宋学海今天就负责接送孩子和上班,宋大伯开车带着毛丽和孙燕燕还有宋红梅夫妻俩回去。

宋红梅来的时候,就看见孙燕燕和毛丽俩往车后座上放了个批发市场装水果的那种大塑料框,还拿了几个塑料袋。

她心中纳闷,不过也没问,就是跟宋大伯说着:

“大哥,回去你打算买点什么呀?我给咱爸妈拎了壶油,买了块肉,你记得别买重复了。”

孙燕燕甜甜的叫了声姑,而后又看着她手里的东西,一叠声的夸赞:“哎呀,我大姑